拖延癥對孩子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,有拖延癥的孩子做事效率低,做事拖拖拉拉,將今天的事留到明天甚至后天來做,這些對他的學習是有很壞的影響的。那么,發現孩子有拖延癥的情況,家長們要怎么做才能幫他克服呢?別著急,創華家長訓練營老師能幫助你。
1、幫孩子認識時間的價值
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還沒有時間觀念。家長要想辦法使孩子認識到時間是世界上極其寶貴的財富,可以給孩子講一些古往今來的成功人士十分珍惜時間的故事,還可以在孩子的臥室里張貼一些名言警句來提醒孩子。另外,與孩子一起討論磨蹭的害處也必不可少,家長要明確向孩子指出磨蹭是有害終生的壞習慣。
2、認識拖拉習慣的危害性
有拖拉習慣的人都是有惰性的,當一個人有惰性心理時,做事就會遲遲不行動,一拖再拖。性格內向的人很容易產生惰性,惰性會因為主觀的原因讓人們退縮、遲疑、松懈、怠慢,而不能如期完成工作或達到預期的目標。所以,對于解決拖拉,就從杜絕懶惰開始。做事拖拖拉拉,愛找借口,虛度時光而碌碌無為。而人的計劃、理想、抱負就在這拖拉與借口中變成了泡影。一個人一旦貪圖安逸,并積習成性,就會給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。
3、讓磨蹭付出代價
比方說孩子早晨起床后磨磨蹭蹭的,家長不要急,也不要去幫他,可以提醒孩子一下“再不快點可要遲到了”,如果他依然在那里磨磨蹭蹭的,不妨任由他去,不必擔心孩子上學會遲到,其實我們恰恰就是要讓孩子親身體驗上學遲到的后果,孩子如果真的遲到了,老師肯定會詢問他遲到的原因,孩子挨了批評后,就會認識到磨蹭給自己帶來的害處,幾次以后孩子自然就會自己加快速度。
4、父母要以身作則
父母在家里做某件事情,一定要專注。有的剛上小學的孩子需要家長陪著寫作業,一些父母不適應,讓孩子專心寫作業自己卻在旁邊玩手機,這樣的家長能讓孩子專心學習么?孩子同樣會找各種理由離開學習桌,拖拉習慣往往就在這些細節中養成的。除了學習,其他生活習慣的培養也一樣,孩子行為都是父母的復制品和影子。
5、教會孩子必要的技能
有些孩子做事磨蹭可能是因為他對所做的某件事動作不熟練,沒有掌握操作的技巧,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以提高做事的效率,家長就必須教會他們一些基本的技能,比如怎樣穿衣服才能穿得更快,怎樣洗漱才能不浪費時間,怎樣整理玩具才能取用方便。另外,對于一些手部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比較差的孩子,家長還應當增加一些有針對性的特殊訓練,以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。
6、消除分心因素
比如孩子進餐的時間可能正好是電視里播放動畫片的時間,于是許多孩子會情不自禁地就邊吃邊看起來了,這樣一來孩子當然會吃得很慢,這時,家長正確的做法應當是關掉電視機,或者把進餐的時間要么提前要么推后。再如在孩子學習時,家長應當盡量給他創造一個較為安靜的、不受干擾的學習環境,這時家長不要上網玩游戲,不要給朋友打電話嘮嗑,不要不時地去問寒問暖,即使是在做家務也要盡量防止發出很響的聲音。
以上就是創華家長訓練營老師分享的克服孩子拖延癥的幾個方法,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。